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医院简介 机构设置 医院环境 医疗设备 医院新闻 人才招聘 院务公开 医院视频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南山院士专家团队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门诊指南 科室分布 住院须知 医保病友须知 交通指南 科教管理 医学教育 科研成果 伦理委员会 医院图书馆 院训院徽院旗 院歌 文学天地 医患和谐 医院荣誉 每周一星 医生面对面 健康知识 “养生健康60秒”专栏 健康教育 职工心灵驿站 |
|
|
|
抢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 你把握了吗?
——我院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演练
当遇到有人突然倒地、呼之不应,或者在家时,家人突然疾病复发、昏迷,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是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还是立即对患者实施简单的救治,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了,快,请帮忙拨打120……”,当日下午,我院门诊大厅内患者就诊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突然,一位男子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瞬间晕倒在地,急救人员立即上前,判断男子呼吸心跳停止,意识丧失,立即就地抢救,予以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与此同时拨打“120”……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实施后,男子慢慢睁开了双眼,意识逐渐恢复,颈动脉出现搏动,自主呼吸恢复……。
急救演练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顺利完成,整个过程仅用了几分钟,急救人员判断准确,急救动作麻利,技术熟练。精彩的演练吸引了很多病友及群众前来观摩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我院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演练意义重大,只有掌握了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术,才能在关键时刻救治自己的亲人或者他人的生命,免除一些不必要的遗憾!
演练现场(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大约8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及严重创伤、溺水、中毒等这些原因都会引起心脏、呼吸骤停。由于脑组织在缺氧4分钟后即可发生无法逆转的损伤,因此,心脏呼吸骤停的4分钟内为黄金抢救时间。如果能在4-6分钟内得到有效的急救,大约有50%的人能得救,每耽搁一分钟,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10%,如果时间超过10分钟,得救的几率几乎为零。作为院外心脏骤停者,要想最大程度生存下来,只能依赖于身边的人急救。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简称CPR)与尽早实施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是挽救生命最快且十分有效的办法。因此,全民普及医疗急救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已迫在眉睫。
我院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生活中,发现亲人或者他人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在医生到来前为患者赢得生机。目前,我院已成立了急救专家团队,经常深入各县市区、高校、驻娄部队、社区和部分基层医院进行了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知识培训演示,培训人员近2万人次,效果明显,深受群众欢迎。我院专家建议广大市民积极学习心肺复苏技术,抓住抢救生命的“黄金4分钟”,及时正确实施急救,就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一个家庭。
相关知识链接——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急救前期
判断现场环境
现场急救的第一原则是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在发现伤员后应首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判断生命体征、呼救
判断意识:轻拍重呼——可轻拍伤员肩膀,在两侧耳旁大声呼喊,如未获得回应,则表明其意识已丧失。此时应立刻高声呼救,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拨打120。
判断循环及呼吸:触摸颈动脉搏动——先用近侧食、中指两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再向气管旁滑移两横指。同时将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是否有呼吸声音,观察胸廓有无起伏。
注意:切忌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如患者颈部有伤,可触摸股动脉或听心音。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以免延误施救。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患者心跳停止后,可有短暂抽搐,随即四肢软瘫,但呼吸不一定立刻停止,可有数次奋力呼吸(俗称“捯气”)。因此,只要摸不到脉搏,就可以判定心跳停止。
准备复苏
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跪立于患者身旁,双腿与肩同宽,身体中轴平行患者双肩水平。解开患者的衣物,暴露前胸。
开始急救
C-胸外按压
定位:双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手法:一手掌根放在所定位置五指翘起,另一只手置于其上重叠紧扣。
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以掌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如此有力、快速、有节奏地持续进行。
按压原则:
①频率:100-120次/分(15-18秒/30次);
②按压深度:5-6cm;
③按压与放松比例1:1;
④按压间隙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⑤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⑥手指不能接触胸壁,以避免用力不均对患者造成损伤。
A-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将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其头部后仰;将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颏骨附近的下颌下方,提起下颌,使颏骨上抬,保证下颌与耳部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注意:开放气道的同时应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涕、呕吐物等,使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假牙。
B-人工呼吸
动图
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保持气道通畅,一手捏紧患者鼻孔,吸气后紧贴患者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口对口密闭吹气。与此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每次通气时间要在1秒以上,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
动图
(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
注意:
①每6-8秒进行一次通气(即呼吸频率8-10次/min);
②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③人工呼吸非必须,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救援者可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同样有效。
主要考虑到两点:首先,有效且不过度的人工通气实施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未经培训的非专业救援者很难做好;其次,公共场所口对口呼吸时隔离措施无法到位,增加传染性疾病风险。
判断复苏效果
急救中大约每两分钟或五个按压吹气周期重新评估病人是否恢复意识,检查颈动脉搏动,观察呼吸。
急救终止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终止急救:
①患者自主呼吸及心跳获得良好恢复,甚至恢复了意识,此时可结束心肺复苏。
②由其他急救人员接替抢救,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承担了复苏工作。
③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
④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
⑤当现场出现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的安全(如雪崩、山洪暴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现场目击者急救对于心跳骤停患者的预后是影响重大的!
我院危急重症小组长期提供公益急救知识培训,有意向学习的个人和单位,请在后台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及时回复。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总访问量:5027305人次 总浏览量:8328286人次 当前在线:0人次 昨日访问:1495人次 今日访问:54人次 日均访问:1187人次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