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科室介绍 | 专家介绍 | 医院管理 | 就医指南 | 科研教学 | 医院文化 | 健康园地 | 医院邮箱
医院邮箱
hnldzxyy@163.com |
医院简介 机构设置 医院环境 医疗设备 医院新闻 人才招聘 院务公开 医院视频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内科 外科 医技科室 南山院士专家团队 政策法规 资料下载 门诊指南 科室分布 住院须知 医保病友须知 交通指南 科教管理 医学教育 科研成果 伦理委员会 医院图书馆 院训院徽院旗 院歌 文学天地 医患和谐 医院荣誉 每周一星 医生面对面 健康知识 “养生健康60秒”专栏 健康教育 职工心灵驿站 |
|
|
言传身教的医学典范
言传身教的医学典范
——记我院麻醉科主任贺涛
2017年9月,北京。
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开幕式隆重举行,通过层层推荐和专家评审并经国家卫计委审核选拔出的优秀医师在大会上接受表彰,作为我市唯一、湖南仅有的三个获得“全国百佳优秀专业基地主任”荣誉称号之一的贺涛,却缺席了这样一个盛典……
荣誉证书
此时,在我院手术室里,一台手术正争分夺秒地进行着,除了医疗器械的滴滴声,手术刀和橡胶医疗手套的摩擦声,所有人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麻醉、切割、冲洗、缝合……贺涛眼睛一眨不眨地关注着麻醉监控仪上的各项动态数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手术顺利完成。在PICU(术后恢复室)里,麻醉科医生温柔的呼唤着,随后病人缓缓睁开双眼,贺涛严肃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贺涛(左)在为手术患者实施喉罩插管麻醉
满载荣誉,孜孜不倦追求卓越
1998年,贺涛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来到我院麻醉科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涉及这个专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虚心向前辈请教,买了大量麻醉专业的书籍,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几年下来,他的专业知识飞速增长,工作能力不断加强。2006年,他被医院任命为我院麻醉科副主任;2009年被我院提拔为南华大学娄底临床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2011年,被我院任命为麻醉科主任。
19年来,贺涛一步一个脚印,心无旁骛地专注医疗麻醉事业,从一名普通的麻醉医生一步步成长为麻醉专家。刚过不惑之年的他,成功拯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全国百佳优秀专业基地主任”、湖南省地市级医院首个省麻醉专业最高奖励徐启明基金奖一等奖得主、湖南省麻醉专业正高职称最年轻的医生……这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真实地记录了贺涛在专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但他自己认为做得还远远不够。
“学术永无止境,现在医学知识更新迅速,医生要与时俱进,要多学习多交流才能提高专业水平,才不会被医学所淘汰。”
文化引领,打造卓越高效团队
2017年9月14日早上6:30,大多数人还沉醉在梦乡,贺涛却早早来到了科室,修改PPT,查阅资料,为当天早上的晨读作最后的准备。办公桌上摊开的讲稿上写满了修改和注释。7点刚过,麻醉科的工作人员陆续来到了会议室。7:15,晨读准点开始,贺涛走上讲台,讲解《吸毒者麻醉处理》。
贺涛不仅是一名出色的麻醉医生,更是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为了不断更新技术水平,他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室管理和学习方法,打造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综合素质全面、技术力量雄厚的麻醉专业团队。我院麻醉科现有专业医护人员48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教授7人,主治医师15人,硕士研究生18人,平均年龄28岁左右。在贺涛的带领下,科室始终紧跟学术前沿,创新发展方向,保持学科建设与医学最新成果的同频共振。
在医院,麻醉科的“分享文化”“晨读文化”“家文化”在全院出了名。
从2006年开始,贺涛就着手进行了学习型科室的建设,购置多媒体设备,带头讲课。科室不管谁去进修学习,回来后都必须给大家上课,分享学习成果。这种分享示范教学犹如“蝴蝶效应”,掀起了医院教与学的高潮。与此同时,科室还不定期组织麻醉沙龙、教学比赛、麻醉说课比赛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学比赶超的浓厚氛围,年轻的医师快速地成长起来。
麻醉科晨读现场
麻醉科晨读会上,贺涛为该科医护人员授课
2014年,在原有“分享文化”的基础上,麻醉科又创新开展了“晨读文化”。每天早上7:15准时进行的晨读,不拘泥形式,或是授课,讲解最前沿的麻醉专业知识;或是讨论疑难病例,讲解临床新技术;或是观看视频资料,讲授杂家百学,交流心得体验。令人称奇的是,这样一项没有硬性规定,没有考核,没有奖惩,由科室人员轮流备课、授课的晨读,除了当天的值班医生,所有的人员都会准时到位。
晨读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几年下来,麻醉科的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成了一个很好的讲师,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贺涛认为 “每天花一个小时,就能令整个团队都受益,都进步。”
如果说贺涛把学习当成科室发展的原动力,那这一动力的根基就是“做事先做人”。在麻醉科这个大家庭里,贺涛特别注重科室人文精神的培养。凡事“请”字当头,说话轻言细语;科室会在员工生日的当天给他放假,陪伴父母;家里有什么喜事、开心事,科里人都会微信送上祝福。贺涛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打造家的文化,让团队两个字根植于内心,才有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才会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春华秋实,厚积薄发。在“分享文化”“晨读文化”“家文化”的熏陶下,这支年轻的团队一步步发展壮大,在国内科技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娄底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两项并通过专家鉴定;获得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娄底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荣获“湖南省模范职工小家”、“南华大学临床教学优秀教研室”“省级麻醉学科技术培训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教学优秀集体”。
教学相长,以教促学桃李芬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早在2009年,我院挂牌成为南华大学附属娄底医院和娄底临床学院时,贺涛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医院有教授、有博士,有丰富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能不能把医学院的本科生放到医院教学,以培养大批优秀的年轻后备人才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了医院领导的高度肯定。
2009年下半年,贺涛的想法得以实施,南华大学在我院设立教学点,将麻醉专业本科班的学生放到医院教学,使得我院实现了教学与临床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院成为全市唯一一所具有医学本科教学和临床硕士研究生培养资质的医院,而麻醉科更是在其中发挥了“先锋队”的作用,他们承担着中南大学、南华大学、吉首大学等各大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娄底市各级医疗机构麻醉医师的进修培训任务。
从一开始,贺涛就将教学作为麻醉科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坚持将麻醉教学结合临床实际,他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倾囊相授,针对学生的能力制定培训计划,因材施教。有一次,贺涛所带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腰麻穿刺多次仍未成功,学生情绪低落。手术结束后,贺涛一直在思考,腰麻穿刺失败,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学生对人体构造情况不熟悉所致,那么如何才能精准定位找到穿刺点呢?第二天大中午,贺涛带着学生前往骨科的人体解剖标本上进行现场讲解,让学员充分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框架。现场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茅塞顿开,在随后的穿刺中运用自如。由此,麻醉科也领悟到教学的窍门,掌握了腰麻穿刺的好方法,去骨科“取经”也成了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
贺涛常说的一句话是:“教学相长,通过教学可以带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临床的进步。”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出于自身的考虑,不愿意让年轻的实习医生麻醉。为了不增加病人的顾虑,又能带好教学,贺涛思考了许多,最后想出给病人进行术前安全的舒适化镇静,这一做法完美地解决了其中的矛盾,其它兄弟医院纷纷前来取经,医院也因此获评“省级麻醉学科(围术期舒适化镇静)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在做好学生专业培训的同时,贺涛也着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口才,以便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患者进行良性的沟通,达到救病治人的目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年来,贺涛教过的学生或在麻醉科受教的学生不计其数,很多学生和住培医生在麻醉科受到了专业化培训,个人业务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回到县级、乡镇医院很快就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这些学生私底下都亲切地称贺涛为“思想政治辅导员”,逢年过节,他手机里的祝福总是被塞得满满的。
贺涛在基层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指导工作
严谨细致,甘当手术护航使
“麻醉是一门精准的用药‘艺术’,临渊履冰,要时刻身怀敬畏之心,用科学、细致的态度,确保患者的安全。”这是贺涛常常自勉的一句话。在医院,麻醉科每天要配合完成几十台手术,麻醉医生除了要有超强的专科知识外,还要有突出的应急处理能力。
今年7月中旬,在一例骨科手术缝合阶段,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因为当时患者是侧卧,来不及松除术中固定物,紧急情况下,贺涛和他的助手开创性地进行了侧卧位心肺复苏,一人背侧支撑患者的身体,一人迅速胸前按压,奇迹般地恢复了患者的窦性心律,成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贺涛(左一)利用血液回收新技术配合手术专家组为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手术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外科医生是治病的,麻醉医生是保命的”。贺涛告诉记者,“医学是经验科学,是唯物主义,讲理论,讲依据,但每个患者都有他的独特性,手术时,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疏忽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我们只能不断学习,紧跟医学前沿技术,才能在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博弈中占得先机。”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手术条件,麻醉科在全省地市级医院率先配备了麻醉深度监测系统,从传统的经验麻醉走向科学精准麻醉,为手术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在业内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严于自律,常怀谦卑好学之心
如果只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贺涛,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律”。
工作中的贺涛严谨细致,言传身教,注重工作细节,考虑全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纰漏。在管理中,“以人为本”,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合理搭配、弹性排班,使麻醉科成为一个团结奋进、坚不可摧的整体。
生活中的贺涛有两大习惯:一是早睡早起。不加班的日子里,他的生物钟特别准时,晚上十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然后进行简单的肌体训练,为家人做好早饭。7点,他会准时到达医院,在朋友圈发出一段心灵鸡汤致安。他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他的潜移默化下,很多学生改变了生活方式。二是勤于阅读。他坚持每天看专业书籍,时刻关注医学和麻醉学前沿阵地、敏锐捕捉最新医学动态,学习、吸收,从而进行研究、创新。他的这种坚持,也影响了妻子和儿子,家庭的读书氛围日益浓厚,幸福指数节节攀高。
记者手记:9月14日8时20分,初秋的阳光静谧地撒在窗台上,刚刚结束晨课的贺涛回到办公室。晨光下的他身影挺拨,眼神坚定,儒雅谦和。在采访贺涛的过程中,我多次被眼前这个博学睿智、思维缜密却又不失谦逊幽默的医者所打动。这是一次异于以往的采访,对于繁重的工作,他不煽情,也不悲情,没有刻意渲染麻醉医生超负荷工作的苦累,也没有倾诉专业领域的艰辛与不易,他就那么暖暖地坐在那里,讲学习、讲带教、谈专业,语气平缓、淡定,细细一听又好似每一句都带着浓浓的情感,犹如一股清流涓涓洗涤而过,语不惊人,但自觉让倾听者沦陷。他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者,更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他用自己严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精湛的技艺,当好患者的保护神;他用自己执着的求索、不懈的努力、高尚的医德,指引学生的未来。
(图文/宣传外联部)
![]() |
娄底市中心医院 版权所有 2006 备案号:湘ICP备11018487号-1 湘卫网申字(2011)第016号 地址:湖南省娄底市长青中街51号 制作维护:娄底市国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娄底市中心医院 宣传外联部 乘车路线:市内1、3、6、11、13、19、20路公交直达 |
![]() |
![]() 湘公网安备 431302020001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