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主办 今日天气查询 返回首页 | 新浪微博 | 手机版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医院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中心医院>>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正文内容

贵州女子坐车24小时突发肺栓塞 娄底专家紧急抢救力保平安

作者:王星 刘紫寒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连续坐长途客车达24个小时之久,贵州女子雷琴在娄底境内突发急性肺栓塞,送到医院抢救时,意识丧失昏迷不醒,心跳停止。生死一线间,我院急诊科10余名医护人员拼尽全力抢救长达49分钟,最终雷琴成功获救。

 

连续坐车24小时,女子突发昏迷

126日上午9时,在浙江务工的41岁贵州铜仁籍女子雷琴与丈夫莫大勇一同坐上了返乡的长途客车,高高兴兴回老家过年。

127日上午940分,在车上坐了整整一天一夜后,客车驶入娄底境内。恰逢雨雪冰冻天气,高速公路娄底段实施交通管制。上午950分,客车驶出娄底南高速收费站,停在路口。在车上待的时间太长了,雷琴跟丈夫说自己走下去透透气。

莫大勇留在车上没有起身,两分钟后,隔着车窗玻璃他远远地看到妻子“砰”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莫大勇心里一惊,马上叫上车上的几个老乡,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雷琴抬上了客车。到了车上,雷琴从晕厥中醒来告诉丈夫,自己胸闷,呼吸困难。看到妻子呼吸急促,莫大勇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全力抢救49分钟,心跳奇迹般恢复

在民警的护送下,1025分,雷琴被120急救车送进我院急诊科。此时,她已完全失去了意识,面色发绀,心跳停止,推车的急诊医生、护士边跑边喊,“病人情况不好,快抢救!”

“患者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法测到,心跳停止!”生命危在旦夕!急诊内科副主任刘红专立即下达抢救医嘱,心肺复苏、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联合升压、抽血化验……10余名医护人员轮番上阵,持续按压,各项抢救措施紧张有序进行着,现场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莫大勇蹲在抢救室门外,双手抱头,怎么也不敢相信身体一向健康的妻子会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疾病,命悬一线。

“全科医护人员紧张有序、不间断地心肺复苏抢救了49分钟,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成功地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负责整个抢救工作的大内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李文华回忆道。

在持续4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1114分,雷琴的心跳奇迹般恢复,所有人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惊魂娄底之行,温情感动旅客

结合心脏彩超和肺动脉CTA检查结果,雷琴所患的是死亡率极高的大面积急性肺栓塞。

131日上午930分,记者在ICU重症医学科见到了死里逃生的雷琴。此时的她,神智清醒,能自己翻身、活动手脚。

ICU主任、副主任医师谢瑜告诉记者,“因为抢救及时,雷琴现在情况稳定,呼吸有了明显改善,但她的心脏、肝、肾脏受损,存在急性肾功能障碍,还需接受进一步治疗。”

 

ICU主任谢瑜查房现场 

 

此时,站在ICU室外的莫大勇,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谢急诊室和ICU室的医生,是你们把我老婆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感谢好心的民警护送我们及时就医,为我老婆的抢救赢得了时间;感谢娄底,以后这座城市对我们全家来说都有了重要的意义!”

当日上午,雷琴从ICU室转往肾内科普通病房,接受继续治疗。

 

专家提醒:肺栓塞越早诊治其生存率越高

“长时间坐车,身体不活动,血流变慢,特别是下肢的静脉血液瘀滞、回流慢,容易形成血栓。当人突然站立时,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动,进入肺部血管时就形成了肺栓塞,引发呼吸困难、憋气、发绀、胸痛、咳嗽、咳血、恐惧感以及晕厥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猝死。”大内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李文华介绍,肺栓塞被称为“隐形杀手”,会导致严重的循环功能和呼吸功能改变,发病进程非常快,死亡率极高。

 “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长期活动较少的久坐者,有冠心病、支气管炎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孕妇和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肥胖、酗酒、抽烟等生活习惯不良的人,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患者等都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因外伤或者大手术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更要高度警惕。”李文华提醒,肺栓塞是一种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但如果能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市民一旦胸痛不适,请立即拨打120

与此同时,李文华提醒大家,坐长途交通工具的人要注意多饮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隔一个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下,空间有限就在原地活动下腿部,并解开鞋带或穿拖鞋,以减少对脚踝局部血管的压迫,减轻下肢水肿。

(图文/宣传外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