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主办 今日天气查询 返回首页 | 新浪微博 | 手机版 | 设为主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急危重症医学中心
重症医学科简介

重症医学科(ICU)始建于2010年,科室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也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科室,是湖南省首批重症医学规培基地和重症医学专科能力与技术培训基地,在全省首批通过三级ICU评估验收,荣获“湖南省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并担任娄底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娄底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和娄底市复苏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娄底市重症专科联盟主席单位。此外,该科也是“湘雅医院医疗联合体”及“湖南省肿瘤重症联盟”的重要成员。科室开放床位44张,年收治住院病人数量接近2000人次,为众多重症患者点燃生命希望。

1.学科带头人:杨吉军,党委委员,副院长,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急危重症医学专业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17年,擅长多发创伤、感染、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脑血管等危重症疾病的诊治。在国内率先将区域阻滞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疼痛治疗,重症胰腺炎及调控炎症反应等领域,该项技术在省内被广泛推广应用。率先在我市开展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开创了娄底市ECMO救治危重病人的先河,成功完成湖南省首例ECMO辅助下剖宫产手术,多项技术填补娄底空白。

2.科室主任:谢瑜,重症医学科创始人,三级主任医师,2018年评为娄底市最美医师,2020年在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获记功奖章,2020年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民主同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获得湖南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2020年获第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20年被评为娄底市先进工作者。

3.人才队伍:科室现有医务人员5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7名以及护理人员40名。所有医生均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1名。主治医师及以上级别的医疗人员均具有国内顶级ICU交流学习经历,构建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业医疗团队。

4.亚专科构建:基于当前的人才结构和个人技术专长,科室构建了重症创伤、重症神经、重症消化、重症心脏、重症呼吸、重症肾脏、重症肿瘤等亚专科领域。收治病种广泛,包括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多发伤、急性脑损伤、消化道大出血、心源性休克、梗阻性休克、重症肺炎、各类中毒、围术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急危重症及疑难患者。

5.特色专长:科室精准聚焦重症救治前沿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专科特色。目前能常规开展针对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严重呼吸衰竭等需要体外心肺支持的ECMO辅助治疗,VAECMO及VVECMO近100台次,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在国内较早开展区域神经阻滞,通过多模态镇痛等方式,在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采取胸段硬膜外阻滞等方法进行治疗探索,有效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了病死率。能熟练开展各种类型的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全血置换、人工肝等,年完成900余例次。

6.技术能力:科室负责指导本区域内各级医院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作为医院五大中心平台科室,致力于打造成熟的重症智能5G平台,并建立了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急诊救治-ICU管理-早期康复的完整治疗链。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疑难危重病例,在ECMO、血液净化、重症超声、区域神经阻滞、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重症领域形成了自身专业特色,能常规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支气管纤维镜、消化内镜、血液净化、经皮气切等操作和治疗。

7.医疗设备:科室配备了3台ECMO设备,能满足日常运转和周围县市区域ECMO转诊的需求。每床均配备有创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微量输液(注射)泵组。此外,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排痰机、便携式超声机、可视支气管镜、血滤机、血气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空气消毒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地       址:妇幼楼(住院部B区)6楼

健康热线:0738-8527511